宋太祖、太宗灭南方五国及北汉,占据了富庶的南方和中原大部分地区,开创大宋江山。但自宋真宗开始的十几位宋朝皇帝,却没有祖先开疆拓土的英雄气概,他们贪图安逸,软弱无能,在敌国面前甘愿俯首称臣,苟且偷安,以土地熄战火,以金钱买安宁。
1、1005年澶渊之盟
宋真宗景德年间,辽朝萧太后、辽圣宗亲率二十万大军南下,前锋到达澶州,在主战派寇准的劝说下,宋真宗亲征,在澶州战胜辽军,辽主萧太后派使者到宋朝行营议和,要求宋朝割让土地。宋真宗惧怕战争,听到辽朝肯议和,不顾当时的有利地位和寇准等人的反对,以每年赔偿一百万为底线,派使者到辽营谈判议和条件,谈判的结果是宋朝每年给辽朝绢二十万匹,银十万两,宋辽以白沟河为边界。因澶州(河南濮阳)在宋朝亦称澶渊郡,故史称“澶渊之盟”。
此后宋辽两国百年间不再有大规模的战事,礼尚往来,通使殷勤,双方互使共达三百八十次之多。
2、1044年庆历和议
1039年宋夏战争爆发后,宋朝屡遭失败,损伤惨重,朝野震惊。且军费开支浩大,人民负担加重。西夏在对宋战争中损耗也颇严重。又因双方停止互市,西夏国内物资日见匮乏,故遣使与宋议和。
宋辽西夏对峙图庆历四年(1044年)十月,双方定议:西夏首领元昊答应取消帝号,而由宋朝册封为夏国主;宋每年赐予西夏绢十三万匹、银五万两、茶二万斤。另有其他岁时赏赐,合计绢十五万匹、银七万两、茶三万斤;重开保安军(今陕西志丹)、高平寨(今宁夏固原)等沿边榷场贸易。史称“庆历和议”。
3、1120年宋金海上之盟
1120年,宋徽宗宣和二年,宋朝与金朝达成海上之盟,商定联合攻辽,双方事先约定灭辽后,北宋收回后晋时期割让给辽朝的燕云十六州,北宋把每年送给辽朝的银绢,如数转送给金朝。
宣和四年,按照协议,金兵连下辽朝四座京城,留下燕京由宋军攻打,童贯率十五万大军不仅没有攻下燕京,反而连吃败仗,损兵折将,最后只得请金军攻下燕京,再每年花一百万贯钱从金朝手中赎回燕京。宋朝参战的结果除了每年多出一百万贯钱外(金朝还乘机敲诈了二十万两的犒军费),还让金朝看透了宋朝的腐朽无能。
4、1127年靖康之变
宋钦宗靖康年间,金朝将领完颜宗翰、宗望两路大军南下,分别攻破太原、大名,不断向东京逼近,各路宋军将领带兵救援东京,宋钦宗和一些投降派大臣忙着准备割地求和,怕和议不成,竞命令各路援军退回原地。两路金军很快就打到东京城下,各路将领因为朝廷下过命令,也就不去援救东京,很快东京城破,宋钦宗带领大臣手捧降书,到金营求和。将河东、河北土地全部割让给金朝,并向金朝献金一千万锭,银二千万锭,绢帛一千万匹,并派官员帮金兵搜刮财宝。即使如此,金朝仍将宋徽宗、钦宗二帝俘虏到北方。
评论列表 (0条)